探秘现实版桃花源:在南华仙境与陶渊明隔空对饮
2025-07-18 15:16:21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罗霄文艺微信公众号 | 编辑:李亚芬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4342

端午的粽香还未散尽,晨露尚挂在竹叶尖上,我和沙田文化站原站长朱永来、江湾小学校长郭大松、黄洞中心校原校长罗绪尧、桂东县职教中心高级教师何刚灵,一行五人已驱车驶入湘东南的层峦叠嶂之中。导航显示目的地是"桂东县沤江镇南华村",地图上不过一粒芝麻大小的标记,却藏着令明代旅行家徐霞客都未曾踏足的诗意秘境。

云深不知处:南华村的地理密码

南华村,像一枚青翠的纽扣,系在罗霄山脉与南岭交界的衣襟上。海拔八百米的村庄,被沤江支流温柔环抱,县志记载其"四围青山如黛,一水抱村而流"。若从卫星地图俯瞰,村落恰似一片竹叶飘落于翡翠色的山谷中——东接江西遂川,西临桂东县城,北倚营盘圩,南望如屏风列阵的鸡笼寨群峰。

车过沤江镇后,盘山公路忽然抖落一身尘嚣。摇下车窗,混合着松脂与金银花香的空气涌进来,同行的朱永来站长吟起晚清诗人郭嵩焘的句子:"万壑千岩锁翠烟,此中别有一洞天。"拐过第七道发卡弯时,一片错落的黑瓦木屋突然撞入眼帘,檐下晾晒的红辣椒像一串串玛瑙——南华村到了。

第一站:音乐之家——吴邱湘的田园乐章

我们的首站是南华村老支书吴邱湘的宅院。刚抵门前,就看见他与黄洞中心校原校长黄光亮及一位耄耋老者已候在阶前。老支书迎上前来,清癯的面容衬着修长如琴师的手指,左侧那株四百余年的古荷树亭亭如盖,十八米高的树冠投下婆娑绿荫,五人合抱的树干上镌刻着岁月的年轮。"寒舍虽陋,幸有清风明月为伴。"他推开斑驳的木门,但见庭院深深,一脉茶香萦绕。他引我们穿过堂屋,来到他的音乐工作室,墙上的二胡、月琴弦影与竹筛里的红辣椒交织成跃动的音符。这位"山情风情"的抖音主播信手取下蒙着薄尘的二胡,一曲《渔鼓调》便从弦间流淌而出。琴音掠过青苔斑驳的石碾,惊飞竹枝上的斑鸠,最终与远山飞瀑的轰鸣共鸣。他八十岁的老父亲倚着门框,皱纹里漾着笑意::"当年我当村主任修路,如今他当网红传曲,都是给村里挣脸面。"

第二站:香火鼎盛的土地庙

在黄洞学校原校长黄光亮和老书记吴邱湘的带领下,我们乘车来到了一座土地庙。庙虽不大,但香火旺盛,供桌上摆满了村民虔诚供奉的香火。这座庙宇不仅是信仰的寄托,更是南华村历史与文化的缩影。

第三站:眼镜桥——溪流上的诗意之桥

眼镜桥是南华村的标志性建筑之一。桥身横跨溪流,左侧是一座水电站,桥下流水潺潺,远处青山如黛。站在桥上,仿佛能感受到时光的流淌,而桥的名字“眼镜”,则因其独特的拱形设计,宛如一副架在江上的眼镜,别具一格。

第四站:南华村党群服务中心(村部)

村部是南华村的政治文化中心,现代化的建筑与周围的田园风光和谐相融。这里不仅是村民办事的场所,更是乡村振兴的缩影,见证了南华村的发展与变迁。

第五站:古树参天——岑背古树群

爬过300米陡峭的山路,77岁的罗绪尧老师依然健步如飞,而我们则被眼前的古树震撼了。这棵古树高约30米,树干粗壮,需三人合抱。树冠如巨伞般撑开,遮天蔽日,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沧桑。古树群中还有“千年夫妻树”,两棵古树相依相偎,宛如一对历经风雨的伴侣。

第六站:细水长流的都辽瀑布

通往都辽瀑布的小径,被茂密翠竹簇拥,阳光筛落,光影斑驳。一旁小溪潺潺,如灵动琴弦,弹奏着山林的歌谣。

渐近瀑布,轰鸣声似鼓点,撞击着心魄。都辽瀑布如白练垂天,从崖顶飞驰而下,砸落在嶙峋岩石上,碎玉飞溅。四周绿意葱茏,藤蔓缠绕,水雾在阳光中幻化成虹。这是大自然的杰作,喧嚣与静谧交织,让人沉醉在这山水间,忘却尘世纷扰,只余身心与自然相融。

有诗赞曰 

观沤江镇南华村都辽瀑布

周伟业 

翠径幽篁映小溪,潺潺韵语伴风啼。

都辽瀑落惊天地,素练飞悬万壑迷。

第七站:半腰山上的印眼石(南华阳元石)

印眼石,又称阳元石,因其独特的形状而得名。它矗立在山腰,远远望去,仿佛一只巨大的眼睛凝视着远方,神秘而壮观。当地人传说,这块石头是天地灵气的凝结,保佑着南华村的安宁。

第八站:高耸入云的鸡笼寨

鸡笼寨是南华村的制高点之一,山峰陡峭,形似鸡笼。登顶后,视野豁然开朗,远处的群山、村落、田野尽收眼底,宛如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。

第九站:珍珠巅峰的天子地

天子地传说曾是古代龙脉之地。这里地势险峻,云雾缭绕,站在山顶,仿佛置身仙境。每逢日出日落,霞光映照,更是美不胜收。

第十站:守护田园的哈蟆石

在田园一隅,蛤蟆石静静伫立,似从远古踱步而来的卫士。它由几块巨石堆叠,形态朴拙,青苔与藤蔓攀附其上,是岁月留下的斑驳印记 。

春日,它守望着田园里新翻的泥土、抽芽的嫩苗,听着蛙鸣与风声交织,见证希望在土地里扎根;夏日,烈日炙烤,它为路过的小虫、飞鸟提供荫蔽,看金黄麦浪在风中翻滚,守护丰收的前奏;秋日,田园染上斑斓,它默默凝视农作物归仓,任落叶在身旁堆积;冬日,银装素裹,它与白雪相融,守护着田园的宁静,等待下一个轮回。

它不言语,却以千年不变的姿态,守护田园的四季更迭、生息繁衍,是田园故事里最沉默却最坚定的注脚,让每一寸土地、每一段时光,都因它的存在,多了份厚重与安稳 。

第十一站:雄伟壮观的狮子山

狮子山因山形似雄狮而得名。山势巍峨,岩石嶙峋,远远望去,仿佛一头蓄势待发的狮子,守护着南华村的安宁。

第十二站:高山草原——鸟瞰桂东全景

南华村的高山草原是一片开阔的草甸,登上草原,可以俯瞰整个桂东县的全景。蓝天、白云、绿草、远山,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田园风光图。

第十三站:笔架山上观云海

笔架山是南华村的另一处观景胜地。清晨时分,云雾缭绕,宛如波涛汹涌的云海。站在山顶,仿佛置身云端,如梦如幻。

南华村——藏在深山的人间仙境

南华村的秘景,每一处都独具特色,既有自然的鬼斧神工,也有人文的温情脉脉。在这里,我们感受到了最纯粹的田园生活,也领略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奇。  

如果你厌倦了城市的喧嚣,不妨来南华村走一走,让心灵回归自然,让脚步慢下来,感受这片土地的诗意与美好。  

暮色中的南华村渐渐亮起橘黄的灯火,炊烟与山雾缠绵成纱。我们终于明白,陶渊明笔下'黄发垂髫,并怡然自乐'的图景从未消失,只是隐居在了这样的山水之间。临别时,吴支书送我们到荷树下,笑着说:"下次来,带你们去后山找真正的野桃花。"这让人不禁期待,或许下一个转角,就能遇见那位采菊东篱下的五柳先生。

【旅行小贴士】

📍 地址:湖南省桂东县沤江镇南华村  

🚗 交通建议:自驾或包车前往,部分景点需徒步  

📷 最佳拍摄时间:清晨或傍晚,光线柔和,云海和瀑布更显壮丽  

#南华十三景 #田园风光 #端午出游 #小众旅行地

文/周伟业、朱永来、郭大松

图/吴邱湘、黄光亮、何刚灵、罗绪尧

责编:李亚芬

一审:李亚芬

二审:黄岸明

三审:扶后权

来源:罗霄文艺微信公众号

桂东要闻
桂东要闻
热点专题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